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化 >

跟着《传承》第三季,3分钟带你用火草织就成人礼赞

2019-04-16 整理编辑:热点舆情网

农历六月,烟草的收获季。李稳特意从外地回来,为父母分担这项精细而繁重的劳动。本地烟农都说,烟叶采不好,神仙也难烤。李稳知道,这些叶子就是家里的柴米油盐。 李稳的家云 ​

农历六月,烟草的收获季。李稳特意从外地回来,为父母分担这项精细而繁重的劳动。本地烟农都说,烟叶采不好,神仙也难烤。李稳知道,这些叶子就是家里的柴米油盐。
 
李稳的家——云南咨卡彝族村。一百七十万年之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印记,他们用火创造了文明的开端。云南彝族始终传袭着对火的崇拜,从上古时期保留至今的火把节也成了彝族最重视的节日。
 
七十三岁的李桂兰奶奶,精通着火草衣的制作。她是整个乌蒙山区为数不多还掌握着这项复杂技艺的人。在乌蒙山的密林中生长着一种特有的植物,由于背面一层薄薄的白色覆膜剥离出来后能做点火的引线,因而得名“火草”。将火草叶子上植物纤维捻搓成线,再通过精编细织,彝家人独有的火草衣便诞生了。这项复杂的技艺最少有千年的历史。对于彝寨的小伙子来说火草衣是绝不能缺少的潮流必备单品,也成为彝族男子成人的标志。
 
今年二十岁的李稳,却没有火草衣。因为当兵,他错过了自己十八岁在火把节上穿火草衣的成人礼。李稳的失落,父亲虽然看在眼里,但他却不得不在家计和儿子的盼望间做出选择。奶奶的婉拒,却被李稳当成了提示:只要找到火草,他就能拥有一件火草衣。李稳边走边想着爷爷奶奶的对话:一般生栗树这种山,火草就要多一点。火草一般生在石头缝比较多一点。李稳虽然跟随着这些方向的指引,但火草旺盛生长的季节确实已经过去了,再加上李稳对火草的样子并不熟悉,想要找到一片火草,对于他来说难上加难。
“火草比较矮,长在地上,叶子正面是绿色,背面是白色的”,妈妈的指引很奏效,李稳很快就找到了几篇火草叶。尽管叶片又小,很多还有被虫蛀的痕迹,可是难得的收获足够令他兴奋不已。
 
奶奶拒绝的态度没有任何改观:对于一件火草衣的孕育来说,不到七天的时间确实是太短了。李稳的盼望眼看要落空,母亲不忍心看到儿子失落,悄悄帮起了忙。没能让儿子穿上火草衣,对于爸爸来说,是繁忙的农活造成的无奈;对于妈妈来说,却是母亲对于儿子的亏欠。
一大早,妈妈开始准备起泡缸酒。彝族人家,总是把日子过得忙而不乱。他们恪守着时光年轮,一如这米酒的酿造,此时动手,到明年的火把节就刚好可以享用。从糯米飘香到玉液琼浆,从耕种的期盼到收获的繁忙,岁月流转,年复一年,人们对节日都有一份强烈的渴望,为了迎接这份欢愉和释放,咨卡村的家家户户都在争分夺秒,早点把农活干完,火把节的时候就可以无牵无挂。
 
李奶奶也抓紧了制作的节奏,阴雨连绵的天气火草线总是晾不干,这需要爷爷来助一臂之力:将火草线反复拧挤,不仅让水分加快散失,也能让火草线更加结实。
李稳想做一件火草衣的事情,在村子里已经传开了,这反倒使得李稳当初的这个小小心愿变成了某种彝寨男子许下的誓言,他必须穿上火草衣出现在火把节上,他决定最后一搏。李稳的到来让奶奶有些无奈,即便是想拒绝却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只得允许他放下纺车。或许是在暗中寻找能够将手艺传承下去的人,李奶奶打算帮他一把。
 
手摇纺车,通过轮子的转动使之前的两根线合并成一根,只有这样的火草线才能够织出足够牢固的火草布,抵御岁月的洗礼,代代相传。
送走了执着的李稳,李奶奶却并没有停下手里的纺车,她做了一辈子火草衣,没有遇到过这样执着的小伙子。在咨卡村里,除了自己,没人能帮得了李稳。奶奶不想让李稳失望,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用仅有的三天时间为李稳赶制出一件火草衣。李奶奶的进度并不顺利,总有人打断她的工作。
八月的云南正值雨季,难得的晴天,李奶奶不想浪费。趁着地面干爽,李奶奶和老伴要做织布前最重要的一步准备——牵经引线。一百四十四根线重叠成七十二对,宽度正好能够织出约十五公分的布匹。这个宽度大大窄于我们日常所见的布料。从结绳成网到洞悉经纬,交错成布的奥秘人类用了几千年。
 
腰机,世界上最古老、构造最简单的织机。既是现代纺织工业的鼻祖,也是人类走出蒙昧时代的标志。用提线棍将纵向的单双数线依次上下提拉变换,通过梭子,将火草线来回横向的穿梭,经纬交错、纵横交织间,火草便被牢牢地锁定在一个个小方阵中。因为受限于女性的身材,火草布的步幅被约束在了比腰略窄的宽度。一件火草衣的背后是织布艺人手中的梭子超过两万次的穿梭。这种古老的纺织方法从火草衣出现开始至今没有任何变化。
 
看似简单的织机,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但李稳不想这么早放弃,这不仅是十几个日夜的努力,更是一个彝寨男子二十年的盼望与誓言。能否穿上这件火草衣,天亮之后便可见分晓。太阳在山的那一头迟迟不愿露面,似乎是想帮李稳拖延时间,然而逐渐热闹起来的村庄却提示着所有人火把节明天就要到了。梦想和现实的距离,还差两块火草布。彻夜努力织出的布只够衣服的前片,李稳躲开了所有人独自来到了烟田,他甚至想在今天偷偷离开村庄,离开似乎与他已经无关的火把节。
 
做了五十多年火草衣的李奶奶,头一次没能在火把节前交付出最后一件订单,她理应后悔自己当初不该在心里暗暗将李稳的请求答应下来,然而,她也知道每一片火草都来之不易,每一件火草衣都是心血的凝聚。离开土地的火草必须去完成它与彝家人的约定,成为衣服伴随彝家小伙的一生。一如千百年来每年都约定好的那样,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如约而至。这是中国西南地区众多少数民族一年之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告慰先辈,祈求丰年迎接福瑞,众多美好的期许都将在这一天汇聚。
 
乡村的节日,邀亲朋好友,大摆宴席。自古以来就有着加强部族凝聚力的意义。李稳妈妈去年准备的泡缸酒如约出现在了宴席上,借着米酒的酒劲,日常端坐在中堂的老人们开始载歌载舞,年轻人则悄悄离席来到广场上赴约。火把节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夜色降临,彝寨将成为八零后九零后的主场。拥挤的人群中,李奶奶抱着火草衣寻找着李稳,他要在最合适的时机给李稳一个惊喜。突如其来的火草衣让了李稳来不及感谢,直接跳上了舞台。这十几天来,他经历了盼望、失望到最后不抱希望。李稳没有想到自己今年还能穿上火草衣。
 
火光为证,心愿礼成。兴奋不已的李稳在李奶奶的提醒下才注意到自己的火草衣是那么与众不同,这巧做的蓝白布料和广场的喜庆融为一体,朴素的火草衣没有盛装的光彩艳丽,它显露着彝族人民勤俭务实的民族性格。在这沸腾的广场上,每个人都懂得它的珍贵,都知道蕴含其中的意味。咨卡村迎来了夏末最为炽热的一个夜晚,在火种的传递中,人们回忆起自己的来处。因为火,人类不再茹毛饮血;因为织作,人类不再赤身裸体。这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步。在这地处偏远的山乡,彝族人家对于一件火草衣,一簇火把的情感印证着人类沧海桑田的古老记忆。

大家都在看

相关内容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prev next
Copyright &copr; 2017 热点文娱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京ICP备17015146号 技术支持:热点文娱